信息素养公益大讲堂——信息辨伪,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去伪存真?
2020-05-18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每天我们都将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各类海量信息,其中充斥着博人眼球的雷人新闻、头顶光环的神秘人物、神乎其神的网红产品⋯⋯它们都是真实可信的吗?本次讲座将介绍信息辨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尝试帮助您从人云亦云、照单全收的朋友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直播时间:2020年5月20日(周三)晚上19:30~21:00
参与方式:
1. 链接:https://applPYhDp099631.h5.xiaoeknow.com
2. 二维码:

【电脑端】电脑端建议通过浏览器进入直播,在浏览器中输入直播地址,在打开页面中通过微信扫码进入直播。

下周讲座安排:
时间 | 主题 | 主讲人 |
2020年5月25日(周一) 19:30—21:00 |
真真假假,分得清?分得清! 课程内容:立足于生动案例,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 正本清源、辨析信息的可信度。 |
郭劲赤 |
2020年5月29日(周五) 19:30—21:00 |
社科论文的撰写与投稿技巧 课程内容:如何确定一个好的选题? 如何选择目标期刊进行投稿? 如何高效获取正确的投稿方式? 如何理性的避开投稿陷阱? |
于兆军 |
胡琳 研究馆员,四川大学知识服务中心主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等相关工作,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
郭劲赤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信息检索、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及研究,主讲课程《文献调研与信息检索》在新东方上线。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负责人,发表SSCI论文三篇。
于兆军 文献学博士,河南大学图书副研究馆员,采编中心主任,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文献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教育和阅读推广工作,主讲《中文文献信息检索》和《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两门课程,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