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图书馆举办《北京公园开放记》历史图片展

2006-12-22

 

    1914年,随着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的开放,皇家园林、坛庙等相继对公众开放,变为公众休闲空间。本次展览通过地方史志、旅游指南、旧报刊、历史档案、摄影集、地图等大量的北京地方文献,追寻线索,梳理概括,配合实地考察,描述出农事试验场、中央公园、城南公园、京兆公园等七座公园的开放经过,并试图在历史轨迹的复原过程中探寻相关的科学规律。

    图书馆从首都图书馆借来主题展览板,从12月11日起在图书馆一楼和二楼大厅展出。欢迎全校师生参观。

附展览中部分文字内容:

    京师首善之地,人文骈萃,圜贵殷繁,向无公共之园林,堪备四民之游息,致城市之居嚣阗为患,幽邃之区荒芜无用。果能因地扩建,仿公园之规制,俾都中人士,休沐余暇,眺览其间,荡涤俗情,怡养心性,小之足以裨益卫生,大之足以转移内俗。

——建筑学家朱启钤为开放中央公园所作

    诸位要知道,北京城里,小户人家,所以爱站街的缘故,皆因是他们住的房屋,窄小龌龊,终日住在里头,气郁不舒,所以要到外边,吸点新鲜空气。一家如此,一市也如此。市民终日际往来于十丈红尘之中,没有一个散心的去处,就好比住在龌龊屋子里不准出门一般,又如同从前有科场的时候,入了号桶子似的,请问难过不难过呀?所以公园之对于都市,绝非花园之对于私人可比,简直说罢,是市民衣食住之外,一件不可缺的要素。   

——《社稷坛公园预备之过去与未来》(1914年11月)

    ■近代公园显著地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

    近代公园的出现改变了北京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初衷是希望在喧闹嘈杂的城市中,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息环境,有益卫生,启迪民智,陶冶民德;集休息、娱乐、教育、运动、文化等功能于一身,满足市民放松自我、享受自然、接受教育、聚会交际、强身健体等多方面的需要。

    按照近代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乘西学东渐之风,这一概念于20世纪初期首次引入中国。近代公园的开放,促进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也显著地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

    ■近代公园本质特点是公众性和开放性近代公园最本质的特点是公众性、平民性,开放性。北京作为五朝故都,皇家园林和坛庙众多,公园的建设多是通过改造旧园来实现。

    ■近代公园受西方影响,增加了文博、游艺、体育等公益设施

    受近代西方影响,北京的公园内容中普遍增加了文博、游艺、体育等公益设施,如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馆、讲演厅、博物馆、阅报室、棋艺室、纪念碑、游戏场、动物园及球场等,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知识阶层和城市市民对公园新功能的要求。公园成为文明生活的象征,自然也就成为了展示新事物的窗口。比如在20世纪初尚属罕见的专业照相馆,已悄然在农事试验场、北海、天坛等公园内出现。那时公园的管理者还通过设置教育场所,举办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如展览、讲演所、游园会等,使公园成为塑造新型国民的教育空间,达到开启民智、强国强种、塑造文明国民的目的。

    ■农业技术试验场+动物园

    1906年农事试验场(今北京动物园)建立并于1907年对公众开放。1914年,随着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开放,其它前清皇家的园林、坛庙相继对公众开放。“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家禁地成为公众休闲空间,完成了从御花园到大众公园的角色转换。

    北京动物园的前身(农事试验场),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公园。晚清时代,列强入侵,国运衰颓,迫使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其中包括“振兴农业”。1906年4月15日,由商部上奏折,在京师筹办农事试验场。

    曾出访德国的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端方,1907年耗资白银两万九千多两,从德国购进数十种130多只动物,包括象、虎、斑马、鹿、野牛、狮子、猴、鸵鸟等,送入农事试验场,在国内最早向公众展示野生动物。以后农事试验场分为动物园、植物园和农产品试验三大部分,以展览植物为主,试验粮、棉、桑、麻、蔬菜、果木、花卉的栽培,还设有各种陈列室、标本室、试验室、茶厂和咖啡馆等。

    ■建筑学家朱启钤营造中央公园

    民国初年,时任国民政府内务总长的建筑科学家朱启钤先生发起“公园开放运动”,首先把明清两朝的皇家社稷坛改建成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于1914年正式开放。中央公园是北京第一座经过精心规划、由皇家坛庙改建成的大众公园。这一“精品工程”的典范意义,对后来先农坛、天坛、北海、地坛等公园的开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央公园第一次为市民提供了公共空间,这在北京市政建设史上的开创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确立了“依坛造景”的建园方针,即在保持社稷坛原有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的前提下修建公园,保留了五色土祭坛、殿堂、墙垣等古建筑;对园中的数百株千年古柏,尤为爱护,逐一登记,保留至今。

    当时的政府无力拨出建园经费,朱启钤向社会募捐,两次募捐共获大洋5万多元,其中朱氏自己就捐款1000元。

    ■最后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最先开放

    颐和园是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营造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它的前身是营造于“乾隆盛世”的清漪园。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布退位,民国政府开出的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直到1914年,颐和园才向社会售票开放。每张售大洋1元2角,排云殿、谐趣园、玉泉山等处需另外购票,1928年正式辟为公园。

    ■城南公园——先农坛先行成为平民公园,影响商业化市井化发展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神农、亲耕藉田和观耕的地方,始建于1420年。鸦片战争后,封建王朝日趋衰弱,祭祀制度逐渐驰废,先农坛的往日辉煌一去不返。1915年6月17日,在京都市政公所的主持下,先农坛正式成为平民公园,1917年称城南公园。坛内新辟鹿囿、花圃、书画社、球场,还施放焰火。

    在北京诸多皇家坛庙中,没有哪一座比先农坛变化更大。先农坛外墙的拆毁,对周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这一带就向商业化、市井化发展。由于坛区内引入了公园、游艺园和市场,又由于坛北示范性“新市区”的兴建,以及东部天桥市场的兴起,先农坛地区保持了几百年的肃穆风貌,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就完全被新兴的市民经济和商业气氛所打破。

    ■天坛1918年对外开放

    天坛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始建于1420年。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它的地位骤然跌落,一度沦为林场、跑马场、战场,多次遭到驻军洗劫破坏。1918年1月1日,天坛才被辟为公园,中外人士皆可购票入园,门票每张银元3角。

    ■地坛——京兆公园市民公园

    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皇地?o神”的场所,1925年京兆公园(地坛)开放,北京地方当局创办的第一个“市级公园”,并开辟了一个“世界园”普及地理知识,唤起国民爱国心。1928年,由于首都迁移,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京兆公园亦改名为“市民公园”,经营情形每况愈下。

    ■“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苑”北海辟为平民公园

    北海,如同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中心。这座现存“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城御苑”,时称“大宁宫”,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承载了800年来的悠久历史。

    北海的开放计划数次因时局骤变而被延宕,实现过程长达10年。1925年8月1日,北海正式开放。同时开放的“松坡图书馆”,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蔡锷而命名,后扩为北京图书馆。